国内城市建筑屋面渗透率高达95.33%

作者:建筑钢结构网    
时间:2014-07-10 21:27:03 [收藏]
近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联合发布《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该报告显示,国内主要城市建筑屋面
    关键词: 渗透率 屋面 高达
     近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联合发布《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该报告显示,国内主要城市建筑屋面渗漏率高达95.33%。与此同时,近六成地下建筑存在不同程度渗漏,近四成住户受到房屋渗漏的困扰。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信息部主任王旭告诉记者,为进一步了解建筑防水质量现状,准确掌握建筑渗漏数据和渗漏根源,防水协会于2013年委托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对全国若干重点城市进行了渗漏调查。上述公布的调查数据,是依据国家规定的调查统计方法,经过严格的取证调查得出的,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全国建筑渗漏的现状,即我国建筑渗漏情况相当严重。

    据了解,本次抽样调查涉及全国28个城市850个社区,共计勘察2849栋楼房,访问3674名住户。抽样调查了建筑屋面样本2849个,建筑屋面样本中有2716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渗漏率达到95.33%;抽样调查了地下建筑样本1777个,地下建筑样本中有1022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渗漏率达到57.51%;抽样调查了住户样本3674个,住户样本中有1377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渗漏率达到37.48%。(上述数据来自:零点调查)

    触目惊心的建筑渗漏情况,让记者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次调查。1988年,原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曾对全国17个省(市)的22个城市新建的327幢建筑的屋面工程进行调查,其渗漏水比例为60%。原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对此表示,产生60%的屋面漏水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设防标准偏低,使用沥青油毡材料性能较差,以及细部构造处理不当造成的。

    20多年过去了,目前国外的各种高品质的防水材料已被悉数引入我国市场,防水施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何建筑渗漏水比例却不降反升呢?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认为,产能过剩是导致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的主要诱因。近年来,随着建筑防水领域向工程建设领域扩展,极大地拓展了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空间,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行业集中度低等深层次矛盾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防水行业拥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生产工艺落后、节能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个别地区无证生产和制假售假窝点甚至已经形成半公开化的“基地”。

    渗漏并不是疑难杂症,却困扰了建筑许多年。20年前存在的设防标准低、防水材料性能差等病灶已经在相关部门、行业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清除,但新的“病毒”却陆续侵入,导致建筑的渗漏“病情”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严重。

    7月4日,来自零点调查的报告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屋面95.33%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渗漏,近六成的地下建筑、近四成的住宅存在渗漏问题。虽然部分业内人士对数据的专业性、科学性持保留态度,但我国建筑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却是毋庸置疑的。多年来的各种调查数据也都印证了这一点。

    渗漏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的通病,覆盖面极其广泛,但这一问题在发达国家却很少出现。据了解,发达国家在建筑防水方面有两点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一是防水造价占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比例高。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约为10%,而在我国这一比例在2%以下。二是价格透明。人工费、防水材料费和企业利润的比例都很清晰。企业竞争比的是施工方案和管理,而不会靠压低材料费用来获取利润。而在我国,企业竞争更多的是一种价格恶战,最后企业只能牺牲防水工程质量来维持利润。

    归根结底,不健全的规章制度、不规范的市场秩序以及不到位的监管机制才是我国建筑防水顽疾的症结所在。随着建筑防水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有的是多年的日积月累形成的,如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有的是受环境影响被动形成的,很多企业就是为在不良竞争环境下求生存而随波逐流;也有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如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等制度未能及时建立等。这些新的病症成因复杂,要想防治,需要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全面会诊,有计划、有步骤地逐一解决。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作为最基础的建筑材料,防水材料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于建材行业企业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首先,行业要做好遏制产能过剩工作,坚决抵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打好基础;其次,从材料的研发上下功夫,研究质优价廉并能与其他建筑材料实现无缝对接的好产品,通过新技术降低成本;再次,与上下游紧密配合,做好防水设计及专业施工培训,让好材料能发挥出好的作用……

    当然,做好防治工作,不能只凭借一方之力,正如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所说,祛除建筑渗漏顽疾,须动员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综合治理。众所周知,建筑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三分材料七分施工,除此之外,还需要设计、维护等上下游的通力合作。活跃在这条防水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打破独立作业的传统模式,从源头做起,相互配合,在勘探、设计、防水混凝土生产与施工、防水材料供应与施工、细部构造、后期维护以及监管等关联过程中,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共同融入到整个防水链中,把防水的理念贯彻始终。只有齐抓共管、内外兼修,才能治愈建筑渗漏顽疾。

    防水产品领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严重。“目前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招标多采用最低价中标,不少工程的中标价格明显低于正常成本价格,加之工程监理制度流于形式,造成大量假冒伪劣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产品以及无资质、无技能的施工队占据主要市场,进而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朱冬青表示,祛除建筑渗漏顽疾,须动员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此外,要想彻底解决建筑渗漏问题,还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质量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文章标题
建筑钢结构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