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钢结构网首页 -> 录音整理:钢结构建筑绿色评价标准专家座谈会会议概要 -> 内容
录音整理:钢结构建筑绿色评价标准专家座谈会会议概要
来源:建筑钢结构网  作者:  时间:2013-01-20   关键词:绿色建筑 钢结构 评价标准  

摘要:会议时间:2013年1月8日上午9:00-12:00 会议地点: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二楼会议室 会议主持:建筑钢结构委员会主任党保卫


会议时间:2013年1月8日上午9:00-12:00
会议地点: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二楼会议室
会议主持:建筑钢结构委员会主任党保卫
会议的主要内容: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的钢结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专家座谈会主要围绕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编,就钢结构建筑纳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内容组织行业部分专家、重点企业技术研发人员进行了专题座谈。听取钢结构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意见,现将座谈各方代表的意见汇总如下:
首先部标定司标准规范处王果英处长发表讲话,肯定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对标准的修订做了大量工作,她说,今天研究的主题是把相关的钢结构的应用,做为绿色标准评价的部分,目前钢结构面临两个重要形式:
1、国家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对于传统的建筑材料节约这方面,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沙石水泥混凝土包括钢才是节材的主力,尤其是钢材的应用,我国的高层建筑在世界上无论是是数量和质量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形式下,钢材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在建筑中节约钢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纳入绿色评价标准是顺应形式的要求。
2、国家正在进行钢铁产业结构转型,把钢铁产业用高强度的产品代替低强度的产品,有节能的要求,也有技术进步的要求,也有技术产业升级的要求,项目的修订计划是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部里正在积极推动住宅的产业化,建筑工业化里面也涉及钢结构,轻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产品应用也是发展方向。希望通过交流得到具体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力争更多的合理建议能纳入新的国标评价体系,对指导行业发展,推动钢结构建筑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产生积极的影响。
 
兄弟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也对本次座谈给予支持,陈志华副秘书长发表讲话 讲了三个要点:
1.钢结构是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经过50年使用后不会给社会留下垃圾,是典型的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环保的材料和结构体系,特别重要的是它是战略物资储备,钢材储备到房子里去,战事需求时,可以拿出来利用,超越绿色的基本概念。混凝土、石头、沙子我们国家有很多,没有必要储备,钢材是我们花很多经费买的,必须储备。所以钢结构在原有的标准里没有涵盖,这是一个大的缺项。
2、结构体系方面。体系省,现在盖房子不用砖、石头,木结构盖房子在中国是不现实。现在盖房子钢结构在国外应用到30%-60%,用量非常大,从结构体系讲,钢结构技术已经成熟,从材料标准开始,编制的规程规范上百本,钢结构住宅的标准就10多部,非常有应用的前景。混凝土少的多没有新东西。钢结构从体系讲应该涵盖这个标准里面。
3、从标准编制的程序上,我们参加很多。针对这一标准,我提了一系列建议,“该标准有重大缺陷,建议编制组重组,然后再征求意见”建议向这种重大事件是不是可以向上级反应。呼声不在少数,但仅仅是一个个声音,没有形成一股势力,很容易淹没到编制组强大的力量之下,和社会的惯性里。这种重大事项,我们认为严重的问题希望政府能不能回馈一下。审查的时候可以吸收写反面的意见,为以后编制做准备,这是我们期望,不管怎样,今天能够召开这个会,部里领导能够听我们这些专家的呼声,非常感谢。
陈禄如观点:编制组做了大量工作,这是一个政策性的标准,有些打分也很细致,我也测算过分值打下去会怎么样,这本标准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技术标准,有难度,面也特别广,包括各种专业,政策性很强,可操作性也很强,内容也比较完整。我自己体会,能不能增加钢结构的内容:
1、增加钢架结构内容。
2、绿色建筑应该把工业建筑也包括进去。
3、钢结构住宅、轻钢建筑都属于绿色建筑。在标准修订的适用范围能否扩大,例如建筑面积4-5是一个很大优势,这种指标能不能从标准里面反应。钢结构的工业化、专业化怎样反应,混凝土也在做工业化、专配化道路,但钢结构显然走的快一些。尽量在工厂做,这个评价指标里怎样反应?施工现场工地的量减少怎样反应,我想在适用范围里增加些新内容,在钢结构条文里增加一些内容。
当然这样就给编制组带来很多麻烦,试算,需要试评价,可能还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工作量很多。加进去会对标准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更有利。国家能给予政策上的补贴会更好。
王果英中间插入话题,把今天的话题重点侧重到了能够拿出具体的修订条款上,她说,发展钢结构在发展的形势下做节能减排,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做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必要性不用重复,今天的会具体增加哪些内容具体怎么写,绿色评价标准我们在进行修订,我们有一定的进度要求,针对内容成熟的我们纳入规范、
标准修订时间紧迫需要具体提出明确把条款确定下来,节能技术内容可以在相关的设计规范中体现,我们现行的设计规范,应该把钢结构建筑节能技术方面的内容,纳入进去共同为钢结构产业发展形成一种势气。
不能因为一种结构好就要取代另一种结构,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是达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各种结构形态如果在各自领域能够体现节能减排的有点,都是可以鼓励的。指标搭配问题。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编负责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林海燕副院长补充两点    
当面的交流比书面要好一些,标准的修订有一定的程序,标准的修订整个框架结构不可能打乱,节省材料,等等方面的优点我想修编通过条文用到钢结构可以得分,光靠这样的标准推动力度不够,我们能做到的是起到促进作用往前推这件事情,促进就是要方法我们吸收大家合理化的建议上报部里。
刘承宗观点:(根据文件)
1、。。。。。莫一部分做评价。。。。。否定意见,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的产品化趋势是要求我们把建筑作为单一的产品,特别是整栋建筑来看待,包括质量、性能、外在评价应该是整体的,要综合考虑,这样才有现实意义。仅仅针在局部方面或者对某一项评是有失偏颇的,市场也不会接受。用户肯定是首先是综合性最优的。
2、关于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仅仅是在运行阶段有打分的,设计阶段,比如申请设计一星、二星、三星是不占分数的。这点不太明白,在施工领域,他的施工方案和设计和分类系统的运营控制他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设计范畴的,所以说建筑设计是龙头,他在很大程度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施工方式,施工方式决定了他的管理模式,相应的有所具备,对运营管理模式也提出了要求,会形成制约,举例,如果设计成钢结构体系的话,施工一定是高比例的装配化的施工模式,如果设计成钢筋混凝土的话,在目前阶段,一定是在现场有大量的湿作业。属于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还有一点在运营管理,如果我们是在设计阶段,像电控,已经是设计了分成控制,而且有相应的人员控制系统,那么在将来的运营过程中,才可以实现我们的节电的目标,在运营管理和设计阶段应该也占一部分的分数比例,但是不能太高,我建议施工在设计阶段应该占一个较高的比例0.1分,运行管理在施工阶段0.015分,相对的低一点,运营管理与设计相关联的部分是有限的,但是也是有关联的。
3、是否单。根据不同的指标.......
按照住宅是一星,按照办公是二星那么这个建筑是取一星还是二星,我的建议是综合评价,针对不同的指标,对不同的部分,有个评估,取一个加权平均值是比较合理的。
7.2.5条,关于预装配率,我们是去的了百分十五和百分之二十五,我的建议是吧这个分值适当提高,加上一个条款,就是对与预装配率不低于40%的得8分,不低于25%的得五分,低于15%的得3分,我们现在混凝土转培化建筑是控制在15%,是装配化生产的最低标准,25%对于混凝土这个装配化比例是比较高的,对于钢结构建筑的话,如果我们采用可装配化的墙体之后,装配化比例远超过25%,我们先在有些可以达到60%,希望划分细一点,可以鼓励企业和设计单位使用装配化建筑、材料、和施工方式,是对工业化发展方向有帮助的。工业化最关键的是工程化,工厂化是更多的构建在工程生产,现场化的装配比例会更高一些。
11.........章第二款,我认为,关于创新的东西,一开始在小批量使用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一般是高成本的,但是对社会是更有益的,希望对创新的东西多鼓励一些,新材料的使用会更容易些。
除了材料,还有施工工法、施工设备在首次使用应该也列入创新,建筑机器人使用越来越大,鼓励新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可以节省效率和省人工。在目前劳工不足,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前提下,要建筑可持续化发展的,除了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外,人工和时间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人工用时和施工效率,会更符合我国的发展状况。在评价中已经暗含了,能不能明确些,这是我的一点意见。
王明贵教授观点:提两条仅供参考:
1、本标准应该涵盖对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的评价,不能为某种建筑结构体系专门设单独得分的条款,例如幕墙,钢筋混凝土,预拌混凝土,高强钢筋,沙浆、模板等条文,否则改为混凝土标准,因为绿色标准应该是对所有体系,标准里面有控制项,评分项,应该是单列独得,所有结构体系不能在这里面出现,包括钢结构,用什么材料只要能达到绿色,什么结构体系都鼓励。
2,评价标准体系加权系数不合理 ,一个不节能的建筑有可能是绿色的,导向性什么,首先要导向节能,节能是全世界公共话题,我国建筑节能占节能问题不解决,政策导向性有问题,不节能建筑肯定得不上分,节能是共性的,要是必要条件,还要节材,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是基本国策,十八大提成城镇化建设,这么大量的城镇化建设就意味着盖房子,资源从哪里来,沙石破坏很严重,从环保角度钢铁具有巨大优势。然后我认为节材应该占第二大控制项,工业废渣也行,废旧材料利用。钢结构最大优点回收再利用,从循环角度是可循环再利用。材料的反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表现。然后在次基础上在发挥一些节能优势才能给更搞的分数但是最基本的标准要达到节能节材。
 
杭萧杨总: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
 
一、第3.2.5条中的权重项中,应提高“居住建筑”的“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项w4的取值,建议“设计评价”阶段取0.2,“运行评价”阶段取不小于0.15。理由是:
1)符合3.1.2条条文说明中的“绿色建筑的精髓是其在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活、生产和开展其它社会活动所需的健康适用的建筑空间的同时,又能够比普通建筑更加节约各种资源,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的精神;
2)符合3.1.3条条文说明中的“绿色建筑注重全寿命期内能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性能”的精神;
3)与公共建筑各权重取值对应。
二、第3.2.5条中“运行评价”阶段的“施工管理”项w6的取值太高,建议取0.05以下或取消。理由是施工过程在建筑全寿命期内的时间与过程很短,且建筑的特性在设计阶段已约定,施工过程主要是一个管理与控制;另外,现已有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可以要求施工阶段必须达到“绿色施工项目”要求,才能参评绿色建筑。对于先进的创新性的施工方法可以在创新项中给予奖励体现。
三、第4.2节中增加4.2.4条,“同类型同地区的建筑因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或结构型式,得房率满足下列任一项的要求:
1)提高2%,得3分;
2)提高4%,得6分;
3)提高6%,得9分;
4)提高8%及以上的,得12分;”
理由是得房率的提高充分体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不仅节地,同时还节材、节能。
四、第4.2节中增加4.2.5条,“同类型同地区的建筑地下室因采用不同的结构型式,地下室停车位数量满足下列任一项的要求:
1)提高5%,或在满足同样的停车位数量时地下室建筑面积减小5%,得3分;
2)提高10%,或在满足同样的停车位数量时地下室建筑面积减小10%,得6分;
3)提高15%,或在满足同样的停车位数量时地下室建筑面积减小15%,得9分;
4)提高20%及以上的,或在满足同样的停车位数量时地下室建筑面积减小20%及以上的,得12分;”
理由是地下室停车位数量的提高,或在满足同样的停车位数量时地下室建筑面积的减小,充分体现了地下室的有效利用,不仅节地,同时还节材、节能。
五、建议降低4.2.8条的分值,理由是虽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筑与公共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十分重要。”,但轨道交通与交通站点的设置主要是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问题,且还会随时间变化的。
六、第5.2节中增加一小 “Ⅴ结构型式”5.2.18条,“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的建筑,满足下列任一项的要求:
1)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的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含SRC钢构件,下同)的体系,得7分;
2)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结构(包括钢框架、钢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等,钢结构构件除SRC外的其他所有钢构件,下同)的体系,得10分。
理由是钢结构建筑的材料构成,从全生命周期来讲,比钢筋混凝土建筑节能,主体结构中钢结构占比越高,节能比例也越高。
七、第6.2节中增加一小 “Ⅳ 结构型式”6.2.13条,“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的建筑,满足下列任一项的要求:
1)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的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体系,得5分;
2)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结构的体系,得8分。
理由是钢结构建筑的材料构成,从全生命周期来讲,比钢筋混凝土建筑节水,主体结构中钢结构占比越高,节水比例也越高。
八、第7.1.2条中增加“钢结构建筑采用质量等级不低于Q345B的钢材占总钢材用量的比例不低于70%。” 理由是本条是“控制项”,应涵盖所有结构型式,钢结构建筑也应鼓励采用高强度高品质钢材。
九、第7.2.5条中增加
“3 采用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的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建筑,得7分;”
“4 采用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结构的建筑,得10分;”
“5 采用压型钢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楼板或屋面,得3分。”
另外,“评价分值: 5分。”改为“评价分值:13分。”
理由是钢结构本身就是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化施工,主体结构中钢结构占比越高,工业化的程度就越高;采用压型钢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楼板或屋面可以节省钢管脚手架与模板等材料,还可以节省人工。
十、第7.2.6条“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改为“建筑与装修一体化设计”。理由是描述不规范、不全面。
十一、第7.2.9条中的条文说明中的“Q345GJ、Q345GJZ等强度较高”改为“Q345及以上”。
理由是“Q345GJ、Q345GJZ”成本高,很多场合不需要,重点应关注强度等级,就已可体现节材理念。
十二、第7.2.11条中增加
“4 采用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的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建筑,得15分;”
“5 采用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结构的建筑,得20分。”
另外,“评价分值:15分。”改为“评价分值:20分。”
理由是钢结构本身就是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再循环建筑材料,主体结构中钢结构占比越高,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再循环建筑材料的程度就越高。
十三、若保留“运行评价”阶段的“施工管理”项,9.2节应参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修改,并增加钢结构的内容。
十四、第11.2.1条中的“评价分值:4分。”改为“评价分值:2分。”,相应的“1分”均改为“0.5分”。理由是“BIM技术”与“绿色建筑”关联度不大,只是一种管理手段。
十五、第11.2.6条建议改为“根据当地资源及气候条件,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
1 采用非粘土砖砌体结构 得0.5分;
2 采用木结构 得1分;
3采用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的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建筑,得2分;
4采用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结构的建筑,得4分。”
  理由是采用不同的结构体系,对资源、能源耗用量及其对环境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
十六、若以上三、四、六、七、九、十二、十五条文不便修改,可将创新项第11.2.6条改为“根据当地资源及气候条件,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
1 采用非粘土砖砌体结构 得0.5分;
2 采用木结构 得1分;
  3 采用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的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建筑,得5分;
4 采用主要抗侧力结构为钢结构的建筑,得8分;
5 采用压型钢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楼板或屋面,得2分。”
理由是采用不同的结构体系,对资源、能源耗用量及其对环境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钢结构最能体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理念,符合工业化建筑的理念,同时又能储备资源,符合国家的循环经济政策;采用压型钢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楼板或屋面可以节省钢管脚手架与模板等材料,还可以节省人工。
方鸿强发表看法,他说我只讲观点,三点内容:
为什么要编制这标准?显然这个标准是引导性的,并不是技术标准是技术进步要求得出来引导性标准,而且这与国家十八大及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相关,国务院1月1号颁布文件,已经将绿色建筑行动上升国家战略,上面明确写出建筑工业化,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体系,非常明确,所以我们在编制这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该把真正绿色建筑推出来,把不绿色的剔除下去。
第二点,为什么钢结构建筑要纳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呢?节能减排是一项基本国策,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前提就是全生命周期。今天的混凝土就是明天的建筑垃圾,从建筑体系的发展来说主要是三个途径:古代的建筑结构材料是秦砖汉瓦,如果是近代是混凝土为代表,现代的话应该是工业化产品钢、金属材料的产品这是非常大的进步,如果问钢结构建筑的优势,2012年国家颁布的十二五规划,循环经济十二五中核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先污染后治理肯定不行,如何减量,再利用,资源化是核心,所以同意前面专家的建议把标准把分值3.2.5条W4点的权重要加大,这个才是核心,评价标准的核心前提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应该在这个基础之内。在整个建筑全寿命周期环节上施工环境是最短的,一旦你设计的这个结构体系定了,想改变意义不大,所以在加强设计的环节加强政府引导十分重要。所以在W4这个点上应该加大。
还有我认为过于讲节能也是不正确的,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非常可悲的事情对子孙后代影响太大。最核心的观点不是说钢结构都好,钢结构建筑应该是让绿色建筑更美好,这才是满足工业化生产,人工越来越贵,工人要求越来越高,发展钢结构是非常合适的,还有一个特点有一种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建筑业、冶金业,机械装备业、新型建筑材料业。防灾减灾业、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建筑产业、战略储备产业这个界限就是钢结构建筑体系打通,体现在三方面,一个是钢结构自己,行业层面国家层面,我认为推广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国外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预制工厂化,7.2.9条,钢材要增加高建钢,这条是限制钢结构,耐厚钢,也不建议体现,钢结构三条专门讲钢结构的都是减分的,7.2.1材料的循环利用,这个分值有点低。细化,最后可再生利用,钢材的防腐剂能。从循环经济角度,这个里面我们既然要做钢结构,以钢结构为骨架为的建筑,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求,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产品,全装修的房子,钢结构体系是最合适的。
任何材料不全是优点,钢结构也是这样。但每种材料都有特点,只要把特点发挥出来就是优点,把钢结构轻快好省,贯穿过程中都是很好的。
这本评价标准的全生命周期应该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后面拆除,后面还应加一条处理,这个环节也应该有,不能到了使用阶段就结束了,拆除也是要耗能的,垃圾的处理也要有一定的分值。
张爱林先说几个原则的:
1、我们国家科研在定性没有把握好的时候,就在定量上细节抠的非常细。要把握大方向,原则。中国的规范、标准制定是非常滞后的,落后于我们科学研究的进度,更新很慢。有点甚至落后于我们的实践和探索,更新的不足,编制过程中由于前期缺乏研究,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到跟前只能把专家集合起来,吃了很多苦,下了很多功夫,前期准备不足,取不到很好的效果。这个标准是引领未来引领方向的,和我们具体的设计规范规范不一样,他应该高于混凝土规范,抗震规范、钢结构规范。更高的原则我们要把握好方向和位置,要针对我们国家的阶段特点,我们国家改革30多年,十八大要建成小康社会,从人均收入这里2020年我们国家就要追上中等发达国家。在这时候,我们恰恰差在生态环境绿色发展这里,这个标准正好弥补了我们追求GDP,不顾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等等上,这个方向定位。现在的特征是走向现代化、走向工业化、信息化、走向国际化的标准。怎样从根本上解决表表转化问题,就是要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我们应该跳出个种结构,我们不能因为混凝土的占有量就否定了钢结构,也不能因为钢结构的几大优点就否定了混凝土。跳出所有的结构和材料,要站在循环经济的高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混凝土或钢结构。社会和人生都没有彩排,不能从新来,我们只能是总结教训。
2、钢结构的总体性可循性。比如过多的现场焊接,没有保证质量,内蒙古都垮塌了,谈什么绿色?要科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化的标准是什么?是模块化,标准化,没有这些,农民工永远在那里手工制作,永远也达不到现代化。在总则、理念指导上都要吸收进去。全过程的理念非常好,全寿命的运行阶段,把设计和施工分成2部分来比较,运行当中呢,是从竣工验收开始,那么施工阶段,施工的建筑垃圾,城市污染,除了尾气、媒烟,建筑污染、粉尘、工地的垃圾是最严重的垃圾,建筑垃圾占你施工材料的百分比。
3、建筑全寿命是拆除以后,废旧材料到底是垃圾还是可循环,钢结构拆除后还是建材,从北京到天津的高铁,大混凝土柱子,将来怎样处理,占城市和农村都不行,所以垃圾量控制和拆除后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4、数字档案的建立。档案是绿色全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家都知道上海滩的苏州桥桥,在设计到100年的时候,上海市政府收到人家的一个函,说你们这个大桥到了100年,附上一份图纸复印件,核准是否能够使用。人家公司管理到这个水平上,绿色的全过程强调的是细节,既有重点也要有细节,既要抓源头也要抓结尾。我们都是虎头蛇尾,抓前边不抓后边。
设计阶段非常重要,有的用钢量巨大,设计评审的时候就不能过,你超常规了,常规这类的体育馆、航站楼、展览馆,用钢量只是100-200吨,你整了300-400吨,能行吗,我们还在哪里唱高调,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你客服了什么困难?科学技术进步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才行。
要综合考虑,不能只看一点,科学发展观要是全面的综合的,这不是上政治课。专家做的过程中,要指导性和约束性,要有全过程。这是个评价标准,大家都拘泥于权重、小数点上了,然后在大框架没有搞好的基础上,细节数出来反而会互相矛盾。大家自认为自己权重重,最后只有靠强权者定。我理解,重点不应该放在分数上,我们要向未来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要符合规范标准,绿色建筑全过程必须都在我之上,在我之上的就是绿色建筑,否则不是,局部又浪费肯定也不行,分数没有意义,区分多少分,没有达到我们指导与引领的目的。细节上不应该区分分数,而是指导下一轮规范,这个规范从循环经济、绿色来做指导。世界绿色经济论坛,绿色经济联盟就是这个意见,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你的经济都要符合我的大原则,在我的之上,属于绿色建筑,在我之下就不属于。
创新里边需要体现:
1、建筑创新要占大部分。从绿色建筑角度,建筑要创新。建筑要简约,但是简约不够,建筑师不是齐白石,不能因为你理解的好看,而不能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体系。
2、结构体系更重要。创新一个结构体系,能够成倍的节省,我们国内第一个大跨度的索穹顶,72米在鄂尔多斯,用钢量就是22公斤/平米,整个屋顶全干完了也就一星期多一点。我们的很多问题出现在建筑方案和结构体系不合理、不协调,在创新上不合理。我们经常出现由于建筑师的不合理,结构师基本无法实现,鸟巢我们不讲,这是特例,但是这个标准是针对量大面广的,本来一个常规的体系、成熟体系就能实现,非得弄个彩虹,用钢量一下就上去了。结构体系非常重要。
3、然后就是施工,一个施工工法的创新,会非常简单并节省工时。要建一个房子需要一年,他五个月就干完了,从绿色建筑的角度,节省了多少钱啊,省了多上力啊,这个我们怎么评价?所以几大方面需要细化。
 
 
会议总结:
经过专家热烈讨论,我将专家的意见做了一个些归纳:新标准的的定位一定要具有政策的导向性和约束力,新标准的修订应该高于任何一种建筑结构体系之上并涵盖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的评价,不能为某种建筑结构体系专门设单独得分的条款,能否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单列独得;评价标准体系加权系数有些不合理,能否加大权重分数;从循环经济和全寿命周期角度,能否设立施工管理过程的节点;针对特殊的结构体系,能否给予分数奖励。专家们从钢结构的战略储备优势、到可循环利用、到节能、节地、节材的四节一环保,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意见。总体来讲新标准的制定与以往的标准比较做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与国际接轨,我们期待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有钢结构绿色建筑方面的实在政策补贴来更好的发展壮大钢结构绿色建筑的队伍。
 
 
 

下载附件:

模范表彰展风采 巾帼英姿绽芳华 | 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圆满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国家速滑馆组织召开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并对部分优秀的巾帼模范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模范表彰展风采 巾帼英姿绽芳华 | 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圆满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国家速滑馆组织召开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并对部分优秀的巾帼模范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南航北上“筑巢”——超大跨度飞机维修机库观摩圆满成功

为大力推进钢结构建筑技术应用与提升,展示国内钢结构建筑的最新技术、工艺成果,2018年11月27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筑钢结构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